“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 ——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学术交流委员会第四期工程师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10-19 14:32:04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善工程能力评价工作体系,促进工程师队伍职业化、国际化水平提升,进一步推动工程师职业发展和价值实现,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学术交流委员会于1013日在北京举办第四期工程师学术沙龙(以下简称“学术沙龙”)。

本次学术沙龙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北京土木建筑学会联合承办;火灾安全工程国际研究枢纽(筹建)、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城镇基础设施防灾减灾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孪生与未来城市专委会、北京工程师学会、中国标准化协会城镇基础设施分会、北京减灾协会、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协办,筑龙学社提供学术直播支持。共有来自防灾减灾领域的二十余位专家现场参与研讨与线上互动,网络直播累计观看人次超过了12600人。

1013日是第34个国际减灾日,本年度的主题是“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本次学术沙龙紧密贴合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工作宗旨和使命,面向联合体成员单位及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以“灾害防控中的科学与设计应对”为主题,研讨聚焦气象灾害与城市韧性、减灾与建筑安全、人员疏散模拟仿真与研究、复杂地质与岩土安全等议题。交流分享部分从“国际·协同”“畅享·思考”“当下·实践”三个维度对有关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学术交流委员会委员、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北京工程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吴吉明作为本次交流活动的召集人,首先介绍了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学术交流委员会的工作机制,本次学术沙龙的主题和背景以及在当今信息时代中如何成为一个复合性的创新人才进行分享,阐述了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

随后的主题分享环节,参会专家围绕沙龙主题,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出发,就相关议题进行了分享和深入探讨。

《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与文物保护》

孙宏伟: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建院副总工程师

作为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TC301委员会唯一的大陆地区委员,孙宏伟从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与文物保护的关系谈起,介绍了他对与灾害控释的思考与技术手段;同时结合国际岩土学会的相关工作,分享了中国古塔及北京冬奥会历史建筑更新中的经典案例与思考。

《建筑结构抗火研究及国际研究趋势》

江黎明:香港理工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香港理工大学助理教授江黎明分享了国际上建筑结构火灾安全研究的最新趋势以及港理工进行的相关研究。江黎明助理教授指出,现代建筑逐渐倾向采用大开间建筑布局、大面积玻璃外窗及期望使用低碳可持续建筑材料,造成了建筑火灾的发展机理产生了明显变化,也对建筑火灾的预防、火灾早期发展阶段的探测监测、充分发展阶段的结构受火安全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

《防灾减灾科普类公众号运营新实践》

王琴夏: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研究员

    王琴夏研究员聚焦国际前沿,介绍了大型滑坡和古滑坡探测和识别业务,降雨触发地质灾害数据业务,地震触发地质灾害数据业务等内容;提出了“把握自身风格,扩展认知范围”“把控科普内容,提供精细化服务”“整合相似主题,创特定风格栏目”“探索多源模式,构建立体化网络”的科普类公众号运营新实践。

《科幻世界中的末日映像与设计应对》

吴吉明: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学会委员会委员、北京工程师学会理事

吴吉明从文学和科学思维的角度切入他对灾害防控与实践的思考,并结合当前先进的模拟技术实践对未来的减灾与灾害防控工作的可能性进行了阐述。

吴吉明指出,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的末日场景通常包括了极端气象、致命病毒、全面战争等景象,这些场景其实也是现实中某些真实灾难现象的映射与艺术化表现。这些想象世界中的应对与灾害再现,其实也为现实世界中的科学进展提供了多元化的启发与推动。

《奥雅纳中国最新减灾设计实践》

王汉良:奥雅纳工程咨询消防安全部门副总工程师

    王汉良就奥雅纳公司的概况、发展理念和项目案例进行了介绍和分享;提出了高度整合的一体设计愿景,建筑师、工程师和建筑商不再各自为政,将通过更加紧密的沟通协作来解决最复杂的工程难题。

城市化浪潮下的人口流动和聚集,极大加剧了公共卫生环境的风险。每座城市的应对与恢复表现,都反应出其物理布局、管治部署、社会协调的状况。通过在城市韧性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前沿研究,旨在提升城市应对与恢复的综合实力,促进韧性建设。

《旅行的种子—行李箱里的建造实验》

林鹏翔: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马泷工作室青年建筑师

分享中,林鹏翔展示了他设计的一个艺术保护装置。这一设计灵感来源于松果、风滚草和阿波罗13号等物件。将一个鸡蛋作为设计主角,通过在行李箱内设置弹簧机构和伞状结构,实现了鸡蛋的悬浮和保护。这个装置不仅具有趣味性,还寓意着种子旅行的概念,暗示着生命的延续和探索。

23.7 北京突发地质灾害研究与展望》

张翊超:北京市规自委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北京市直机关青联委员

张翊超表示,北京是世界上突发地质灾害较为频繁的首都城市之一。在北京突发地质灾害中,崩塌的发育数量和发生数量最多,是突发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防灾减灾工作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崩塌灾害的特点,崩塌灾害的诱发因素及崩塌灾害发生的时间等问题的相关研究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张翊超通过对昌平区23.7暴雨灾害后的案例展示,总结了崩塌灾害发生的时间、规模、影响因素等基本特点,并以昌平区23.7降雨及其诱发的崩塌灾害为例,具体分析了降雨诱发崩塌灾害的特点,初步探索了诱发崩塌灾害的降雨范围,灾害发生时间范围等关键因素,为北京市崩塌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并对后续的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工作展望进行了分析。

《灾害防范—标准制定与科技创新》

高宇: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城镇基础设施防灾减灾工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高宇分享了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城镇基础设施防灾减灾工程专业委员会在推动城镇基础设施防灾减灾领域的标准制修订、评价认证、学术研究、产业技术交流与合作、标准化培训、项目咨询服务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所做的努力。

这些工作为推动城镇基础设施防灾减灾领域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京减灾协同与重点工作》

孙秀忠:北京减灾协会秘书处干事

孙秀忠分享了北京减灾协会的日常协同与重点研究领域:京津冀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专业气象服务;防灾减灾教育研究;应急管理研究以及决策咨询领域的重点工作。也介绍了学会在开展减灾专业研究、学术交流、科学考察、社会科普宣传、信息交流、咨询服务、编辑专业刊物中所做的具体工作。

“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旨在通过发动更多的力量,共同关注我们身边的潜在危机并科学应对。本次学术沙龙紧密贴合主题,为与会人员提供了交流探讨的平台,把脉未来研究方向,拓展科研思路,取得了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