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翘楚共议人才培养 擘画未来工程教育蓝图 ——2019国际机械工程教育大会在沪举行

发布时间:2019-10-30 16:07:29

 全球翘楚共议人才培养 擘画未来工程教育蓝图 ——2019国际机械工程教育大会在沪举行

 

全球翘楚共议人才培养擘画未来工程教育蓝图

2019国际机械工程教育大会在沪举行

——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教育

 

全球科技创新空前活跃,迅速变化的世界为工程及工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大挑战。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人才该如何培养,教育界、产业界、科技界关于机械工程教育的最新理念和变革举措是什么?

1025-28日,工程教育界的盛事——2019国际机械工程教育大会在上海举行。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900余名工程教育从业者、企业界人士和政府教育管理者齐聚上海,以“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教育”为主题,通过一系列活动,汇聚当前全球机械工程教育领军人物智慧,把脉机械工程教育现状,共议机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擘画未来工程教育蓝图。

会场盛况

 

本次会议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工程院的指导下,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中国机械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联合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承办,并得到上海振华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上海电气自动化集团等20余家国内企业高校和来自法国、日本、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丹麦等国际相关组织的广泛支持和参与。

 

一、汇聚全球翘楚,成就世界机械工程教育的盛会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清、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钟志华院士、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辛兵、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李培根院士、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秘书长Thomas Costabile、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院士、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辛兵先后致辞,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作大会特邀专题报告,林忠钦校长、莫斯科航空学院校长Mikhail Pogosyan院士等13位中外重量级学者和专家分别围绕论坛主题作主旨报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监事长、中国机械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宋天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陈钢、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陆大明也出席了会议。

 

上海市副市长吴清致辞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钟志华院士致辞

面向未来是本次会议的显著特点。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李培根院士认为,“面向未来是人类的一个基本特性,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基于这一需要,人类要有目的地展望未来。而教育,才能让人类实现这种展望。”他指出,“随着世界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越来越复杂的现代工程经常需要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的解决方案,迫切要求未来工程教育要超越‘工程’本身。我们要着力推动工程知识、工程技术、工程人才的交流,推动社会各界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交流。”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李培根院士致辞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秘书长Thomas Costabile致辞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院士致辞并作主旨报告

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辛兵致辞

吴岩司长以《勇立潮头,赋能未来——以新工科建设领跑高等教育变革》为题,从精准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大势、全面推进“四新”建设、新工科引领高等教育变革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享。吴岩指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正处在变化中,新工科应当在整个高等教育的变革中起到引领的作用,做到理论先锋、标准先锋、方法先锋和实践先锋。当前中国工程教育,包括机械工程教育在内的新工程建设已经踏上了新征程、不断进行新探索,未来一定能够为打造新时代高等教育质量“中国品牌”做出新的贡献。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作大会特邀专题报告

27日,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指委2019年专题会议、中国机械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2019年理事大会、ABET(美国工程与技术评审委员会)年度会议三场平行分会,以及“机械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际合作办学”“智能制造卓越工程教育”“机械制造课程教学研讨会”“校企合作”“新工科和学科交叉教育”六个分会场举行。分会场分别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洛阳先进制造产业研发基地和东北大学等单位承办。各分会场紧扣大会主题,近50位国内外的机械工程教育专家和行业、企业界人士围绕教学改革、国际联合办学、工程教育认证、产学研合作等内容作精彩报告,针对卓越工程教育新观点、新方向进行开放式交流。

 

此次机械工程教育大会以开放多元的姿态,为国内外教育界、产业界和科技界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全球顶尖专家共聚一堂,分享世界机械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成果,以全球化视角探讨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对机械工程教育的影响,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研讨工程教育新理念和新模式。正如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钟志华院士指出的,“这不仅是中国机械工程教育界、也是世界机械工程教育界的一件大事,为国际机械工程教育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融通中外智慧,探讨卓越工程人才培养

当今世界,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纳米技术、虚拟现实、生物科技、社交媒体、区块链、太空探索等一系列最有潜力的新技术组成的信息革命浪潮正扑面而来,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人才,成为国际工程教育界思考的重要命题。2019国际机械工程教育大会上,全球工程教育界和产业界的重量级代表深入交流,探讨新的工程教育理念,谋划工程教育的未来。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已经步入深水区,部分领域开始进入“无人区”,没有现成经验可以模仿复制。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认为,“中国工程教育正面临一系列亟待突破与解决的瓶颈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中国独有的,但更多的是全球工程教育面临的共性问题,如何使工程教育得到更好地发展,在未来为全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是全球工程教育的同仁们需要共同思考与奋斗的主题。”他以上海交通大学工程教育为例,作了“构建卓越工程教育体系的思考与实践”的报告,介绍了上海交大卓越工程工科培养的核心理念与关键举措,强调“卓越工程教育的目标在于为学生在工程领域积累十年后能开始不断做出卓著贡献打下坚实基础,关键在于培养影响终生的职业胜任力与行业使命感。”

俄罗斯莫斯科航空学院校长、俄罗斯科学院院士Mikhail Pogosyan对技术与产业变革需求下,国家与高校机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进行了思考,认为面对科技与产业的变革需求,工程教育应顺势而动,改革教育项目以适应产业的最新需求。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工程学院教授李琳介绍了面对智能制造这一重大挑战,英国机械工程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战略,指出英国大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理论-实践-理论”“三明治”教育模式的普遍应用是英国高等教育的突出特点。美国罗格斯大学的Alberto Cuitino教授以“为数字经济培养创客一代”为题,从人力、新项目/新课程与合适的基础设施角度,思考为培养创客一代而推进机械工程教育中遇到的关键挑战及积累的经验。

俄罗斯莫斯科航空学院校长、俄罗斯科学院院士Mikhail Pogosyan作报告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工程学院教授李琳作报告

美国罗格斯大学的Alberto Cuitino教授作报告

此外,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Jivka Ovtcharova院士、天津大学顾佩华院士、法国国立高等工程技术学院副校长Ivan Iordanoff教授、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John Allport教授等还就“人工智能”、“新工业革命与新工科教育”等议题作了主旨报告……专家学者高屋建瓴、视野开阔,聚焦工程教育领域热点和难点,研讨工程教育新理念和新模式,为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破解思路。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Jivka Ovtcharova院士作报告

天津大学顾佩华院士作报告

法国国立高等工程技术学院副校长Ivan Iordanoff教授作报告

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John Allport教授作报告

在一年一度的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理事大会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监事长、联盟理事长宋天虎指出,“联盟将继续秉承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致力于在最‘接近真实世界’的环境下培养卓越的工程人才的宗旨,以引领未来,拥有未来”。教育部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东北大学校长赵继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王永青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丁汉院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程教育认证委员会主任、大连理工大学李志义教授,华为EBG人才生态发展部卢鹏副部长,法雷奥集团首席技术官顾剑民等6位报告人分别从机械工程教育创新发展、中外联合培养一流精英人才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型大学机械专业拔尖创新教育体系构建、产学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新工科建设的理念与举措等主题做了分享。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监事长、联盟理事长宋天虎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程教育认证委员会主任、大连理工大学李志义教授

教育部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东北大学校长赵继教授

三、推动深层次合作,擘画工程教育未来蓝图

全球化背景下,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为特点的新经济迫切需要培养具有跨界整合能力的新型创新人才。作为大会的主办方,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近年来联合众多国际知名的工程组织成功举办多次机械工程教育国际会议,深化中外机械工程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工程教育的改革、创新和发展。2016年,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中国高等教育走上国际舞台。在此形势下,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创新工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机械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分会场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陆大明、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刘志军教授、天津大学胡绳荪教授、韩国弘益大学Jung Soo Kim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吴波教授、重庆科技学院机械学院副院长何高法教授、北京工业大学高国华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刘新教授等国内外认证专家分别就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成果评价和创新方法、课程教学与质量评价、专业特色建设、核心课程体系构建、培养方案的修订等主题与参会代表分享了有关案例,并就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对话。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陆大明

机械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话现场

ABET年度会议上,美国ABET国际参与和管理处主任Danielalacona介绍了ABET认证体系,指出ABET是国际公认的最具权威的认证体系,也是华盛顿协议6个发起工程组织之一,通过ABET认证,意味着一所大学可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师。正如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负责人指出的,“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不仅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性制度,也是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基础性机制。”作为科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将站在时代变革的前沿,继续在我国专业认证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教育,需要探索学会、高校、企业联合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有效机制和方式,“需要世界各国教育从业者、产业界人士以及政府教育管理者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各国工程学会的积极作用,实现各国机械工程教育多领域、深层次的交流合作。”上海交大校长林忠钦这样说到。在林忠钦院士、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辛兵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陆大明和马来西亚工程师学会副理事长陈志辉见证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李培根院士与马来西亚工程师学会理事长Kong Phooi Lai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上海交通大学在此方面也积极探索,通过从底层到高阶的创新改革工作,保证了坚实的跨学科理论知识、较强的全球胜任力、卓越的团队合作与组织能力以及对现代机械系统的深刻洞悉和把握,对面向未来的卓越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借鉴经验。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李培根院士与马来西亚工程师学会理事长Kong Phooi Lai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李培根院士表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工程教育发展的目标一定会变得更加清晰,我们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人才的步伐一定会变得更加协调一致,我们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为面向未来的机械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四、深化平台培养探索办学特区,上海交大持续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本次大会的承办方,上海交大在工程人才方面大力推进与通识教育相融合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积极开展大类培养平台、致远荣誉计划、“以我为主”的国际化合作办学等探索,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2014年起,上海交大开始实施工科平台试点,推进宽口径大类招生培养工作,大平台培养模式意在进一步夯实学生的数理化与多学科基础,强化实验实践课程,注重各专业之间的交叉与融合。2018年交大打通工科平台、工科专业、致远工科荣誉计划三类培养体系,将工科平台培养优势推广到相关院系所有工科专业中,形成“大工科”培养体系,持续扩大学生受益面。

在学生的创新实践上,上海交大以学生创新中心为载体和平台,以新技术为牵引,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引入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新资源,并先后与华为、英特尔、IBM、微软、腾讯、霍尼韦尔等企业签署合作协议,聘任了120多名企业导师,为学生创新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支持。交大还针对当前科技界和工业界关注的方向设立21项校级竞赛,包括无人机、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工业4.0APP、智能出行等20多个方向。同时,学校围绕以上热门领域开设企业课程,与科创竞赛互为支撑,为学生团队协作、参加竞赛提供支持。

在不断深化大类平台培养的同时,交大还推进办学特区的建设,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拔尖人才培养特区致远学院形成的交大特色基础学科拔尖学生“致远培养模式”,获“Reimagine Education 2016”两项全球教育创新奖。机械与动力学科拔尖人才培养钱学森班旨在探索工程科学领域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行业培养科学和工程素养兼备的全面型、创新型拔尖人才。2011年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入选“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今年入选教育部“三全育人”试点单位。国际化人才培养特区包括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与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2014年荣获“Andrew Heiskell国际教育革新奖”。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2016年被中法两国政府评为“中法大学合作优秀项目”,2018年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